导读:日本是介入台海的主要外部势力之一,其干预台海事务的能力和意愿直接关系到美日同盟介入台海的军事威慑能力。为准确把握日本涉台立场和美日同盟涉台动向的变化,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范强对日本近期主要涉台动向进行了概述,借鉴同盟困境理论分析了日本既强化日美一体化关系介入台海又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原因,并阐述了未来日本介入台海的诸项限制性因素,以期寻找有效应对日美干预台湾问题的对策。
日本介入台海的新动向与特征
2021年以来,日本介入台海事务的每项举措均密切“绑定”美国,强调全面提升对华威慑力以维持台海现状。但是,在是否直接武力介入问题上,日本并未明确承诺,继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全面提升对华威慑能力。一是以凝聚美日同盟共识、提升同盟威慑能力为基础,提升应对地区紧急事态的军事能力;二是以政府的高层次关注、政要的高调发声向中国明确表达日本及其身后的美日同盟不会置身台海事务之外的姿态,发出直接威慑信号;三是以其他国家介入台海作为美日同盟威慑力的延伸,强化介入台海的国际舆论,向中国全面施压。
日本仍保持一定独立性。尽管日本一直提升同盟威慑力、强化介入台海事务的能力,但是日本并未完全跟随美国,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一方面,2021年4月日美首脑会议前,尽管面对美国要求在声明中“写明台湾”的压力,日本仍然态度谨慎,以3月日美“2+2”会议声明已经明确提及台海没有必要更进一步提及为由予以拒绝。日美双方围绕协议内容进行了多次“敏感”沟通,最终达成妥协:一是不直接写明“台湾”而使用“台湾海峡”的措辞,二是同时提及与中国对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虽然已提升介入台海的军事能力,但日本政府一直回避作出会直接军事介入的承诺。据美国媒体报道,2022年以来美日一直致力于制订一项针对台海危机的联合行动计划,但是围绕核心问题——日本是否参战,双方一直存在分歧。日本愿意为美军提供燃料等物资,但是明确拒绝承诺直接军事介入。
美日的共同需求与日本的涉台考量
日本强化介入台海事务的举动例证了同盟困境理论。一方面,在美国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日本需要提升同盟责任,进一步明确介入台海的姿态,向美国展示日本的战略价值,以确保美国安全承诺的有效性,避免被美国抛弃;另一方面,日本不愿被卷入中美对立的最前线,只希望增强对华威慑而不愿被卷入战争。
美国的压力:美国寻求日本做出更明确的政治、军事承诺。为加强对华威慑,美国要求日本做出更明确的介入台海的政治表态。由于中美在台海军力对比变化,美国无法独立应对事态,只能要求日本提升同盟责任,共同强化对中国的威慑能力。俄乌冲突后,美国更加重视维持台海现状,对日本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虽然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本质没有改变,但是日本政府的立场和态度的关键性作用却毋庸置疑。日本无法也无意改变中美战略博弈的根本趋势,但在围绕台海的中美较量中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美国无法也不能绕开日本。虽然日本的表现距离美国的要求仍有差距,但是在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只能接受日本的现状。对美国而言,日本改变过去几十年的拒绝态度同意与美国共同构建应对包含台海危机在内的地区紧急事态的合作框架,已经是较大的进展。
应对被美国抛弃的风险:日本提升同盟责任确保美国安全承诺有效性。日本做出强化介入台海的表态是出于多重考虑。首先,日本希望强化美日同盟以确保美国安全承诺的有效性,应对来自中国的安全压力。其次,日本担心台海紧张事态升级会影响钓鱼岛问题。最后,日本认为台海局势牵动国际秩序竞争。总之,对日本而言,台海问题不仅事关钓鱼岛等防卫问题,还关系到维护同盟、捍卫民主自由价值观及国际秩序。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多方面安全压力和美国战略收缩的现实,日本认为只能提升同盟责任,强化同盟关系,以确保美国安全承诺的有效性,避免被美国抛弃。
对被卷入战争的担忧:日本保持一定独立性。日本很清楚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危险性,虽然日本在台海问题上跟随美国被动发挥作用,却要面临更为直接的安全压力。对日本而言,台海危机是地区稳定的最大挑战,一旦台海发生战争,处于中美对立最前线的日本将面临政治大混乱局面:如果日本不介入台海局势,将大大损害美国对其的信任,美日同盟将不复存在,如果日本直接参与,将不得不与中国正面冲突。因此,为避免被卷入战争,日本的台海政策目标是既不鼓励“台湾独立”,也不促进两岸统一,重点是防止中方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日本介入台海的限制因素
未来日本介入台海的能力和意愿将直接影响美日同盟干预台海问题的威慑能力,而日本介入台海问题也面临诸项限制因素。
一是不愿被卷入战争的担忧使日本政府不会轻易做出突破现有维持现状政策框架、完全追随美国军事介入的决策。二是国际法层面,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日本与台湾地区并非真正盟友的现状制约了日本在台海紧急事态中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空间。三是制度层面,日本对危机事态的认定标准仍不明确。日本政府并未明确界定“重要影响事态”和“存立危机事态”的认定标准,国会也未进行讨论,这为应对台海事态留下制度死角。四是民间舆论层面,尽管目前日本国内政治、舆论和法律环境已发生一定程度改变并支持政府采取对华强硬政策,但是民间仍然警惕卷入台海冲突的代价。五是经费层面,日本民众对于防卫费等战争成本的担忧也会影响日本政府提升台海威慑能力的政策。
综合以上,为应对地区权力格局和安全形势的变化,美国持续要求日本承担更多同盟责任,双方逐步确立了应对包括台海危机在内的地区紧急事态的联合行动框架,日本对台海问题的介入意愿和能力显著提升。日本强化介入台海事务虽有维护美日同盟的考虑,但根本目的还是维护日本的安全利益而非为美国而战。
尽管目前日本国内已经形成了对华强硬的共识,日本政府也一直利用台海紧张局势推动安全变革,但是尚未达成台海战事不可避免的共识。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日本会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对日本而言,“留住美国”、提升同盟威慑力威慑中国从而避免台海发生战争,仍然是最佳选项。
中国应当重视日本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美日关系主从地位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果日本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美国介入台海的决策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日本虽然积极提升介入台海的能力,但是并未完全追随美国,仍然保持一定独立性,不愿台海和平被打破,担心卷入其中。美国在对台政策上不能完全无视来自日本的不同声音,日本的维稳心理使其不愿看到过度刺激中国的举动,强化同盟威慑力、提升自主防卫能力等举措的目的更多在于防范阻止所谓中国大陆“武统”,让中方认识到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后果和代价,从而知难而退。
中国政府需要通过强有力的行为宣示主权,并让日本等外部干预势力在涉及中国最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充分认识到介入台湾问题的敏感性、严重性和危害性。国家统一必须实现,如何推进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灵活应对。中方可以通过妥善管理中日安全议题,敦促日本继续在台海问题上保持有限中立,发挥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
(本文为观点提炼,原文详见《台湾研究集刊》2024年第5期,作者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范强)
公众号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AWX4XUwVvKRxUkgOwvikw
(初审:郭美卿;复审:陈松青;终审:董成雄)